365bet体育娱乐-大陆365bet网址-365bet是合法的

北京是怎么来的?从考古视角走进北京的三千年

北京是怎么来的?从考古视角走进北京的三千年

位于丰台区凤凰嘴的金中都城墙遗址

蓟城建立后都城一直延续,从战国时期到秦汉,从魏晋南北朝又到隋唐和辽金。成吉思汗在攻下中都半个世纪后,定都北京,于是决定新建大都城。

1957年5月,一个问题引起考古争论:元大都的中轴线是否为北京城的中轴线。这是当时北京市文化局文物调查研究组负责人的赵正之教授提出的。

赵正之教授为其考证付出很大心血,于是后起之秀徐苹芳在赵正之教授研究的基础上,通过细密的考古实证,最终在《考古》杂志上发表:在景山以北发现的一段南北向道路遗迹是中轴线上的一部分,证明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即是北京城的中轴线,也就说元大都确实存在于现在的北京城之中,元大都是北京城建城之基。

元大都示意图

从考古视角,看文明血脉传承

书中提到,考古既是寻找一座地下之城的本来面貌,又是在寻找一座地上之城的文明血脉,这是本书的核心,也是考古物质文明的核心。本书以考古的视角,严格处理考古线索,调理清晰,用考古精品铺陈出3000年的建城史,800年的建都史,探寻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。

随着时间的发展,一座城的出现,最早可能是一种文明,对于北京城来说是董家林文明,是蓟城文明。文明往往是一种时间的象征,也是一种文化的沉淀。最早的北京城经过了西周、西汉、唐、元、明、清等朝代的更迭,一点一点沿着文明的脉络,逐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从诸侯国、封国、郡县、北方军事重镇,发展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陪都、首都,乃至全国的首都。于是这座城的每一步足迹都深埋于地下。通过这本书,能够揭开历史的面纱,破解北京城市发展密码。

铜器、瓷器图

文明的发展,离不开文字的铺陈,也离不开人的发展,一定也离不开文明传承。书中展现了周燕都、汉代燕地、唐幽州、辽南京、金中都、元大都、明中都7个历史节点,梳理出北京三千年以来的历史脉络,同时以各时期出土的重要文物以及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人物、重要遗址为媒介,书中有历史、有人物,有一座城的方方面面。纪城、纪史、纪事、纪物、纪人,铺陈考古事实,记录北京3000年文明演变。

北京日报以独特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,将史、将城、将人、将物,娓娓道来,言之有据。这是其他历史类图书所没有的。本书内容聚焦,但涵盖广泛,思路严谨地展现出北京城的文明血脉,又始终以考古为核心,严格按照考古脉络展开。

穿越考古现场,看清一座城的前世今生

书中酣畅淋漓地展开北京3000年的历史发展,但同时不乏细节的考究。书中以“悬疑解谜”的方式,将一个个考古故事串联起来,呈现赵福生、王剑英、刘精义、徐苹芳等这些默默付出的考古人一生择一事,一事终一生的考古事迹,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一些人的耐心探索,而如何将这些探索过程和考古细节,成串连珠地沿着清晰的脉络展开来,正是这本书所讲述的。

王剑英测量明中都石础

考古人如何探究出北京城的发展脉络,在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、西汉大墓、唐幽州墓等多地出土了300多件文物,有青铜器、玉器、漆器、陶器。他们要做的是唤醒沉睡于地下的这些珍品。

瓷器、铜器上刻有的铭文

这些历史的珍藏中留有珍贵的线索,铭文中的蛛丝马迹透露着城市千年的脉络,考古人要破解这些历史密码,要将淹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古老记忆唤醒,此书也要将这些唤醒的记忆传承下来。读《北京三千年: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》,沿着城市发展脉络,一口气破解北京城市发展密码。

当我们读完此书,我们了解了北京3000年的历史,同时也了解了北京3000的文明发展。地下城市探索,地上文明血脉传承,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求索,这句话可以用来描述考古人的探索精神,也可以用来说明北京3000年地上文明的发展,考古不仅仅是考古,也是展示一座城的一种语言,而语言更重要的作用是孕育着一种文明,涵养着一种文化,《北京三千年: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》,是一种文明的传承,是一种文化的继承,探寻北京前世今生,传承千年文明血脉。

赠书规则

#说说你对北京的印象?

点击上图即可参与抽奖,

随机抽取三人各送一本。

请参与互动抽奖的用户,

在文章留言区留言(不少于100字)后,

小编会选取走心精品留言上墙,

请大家积极留言转发分享哦~

中奖者请在后台出示中奖截图,

并在规定时间填写好收货信息。

扫码拉您进群

(备注:视频福利+进群)

即可加入新浪读书视频号粉丝福利群

↑点击上方名片,查看更多文章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