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中有一个经典桥段:刘备三次前往草庐拜访,终于请出了隐居的卧龙先生诸葛亮。自此之后,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变得异常亲密,甚至超过了与结义兄弟关羽、张飞的情谊。在刘备集团中,诸葛亮逐渐成为仅次于刘备的核心人物,拥有代行主公之权的特殊地位。他不仅能直接指挥关羽、张飞、赵云等大将,还策划了博望坡、新野、赤壁等著名战役。就连关羽在华容道私自放走曹操时,也险些被诸葛亮按军法处置。后来刘备入主益州,诸葛亮更是坐镇荆州主持大局,而威震华夏的关羽反倒成了他麾下的一员将领。诸葛亮入川时,还将荆州大印交予关羽保管。
这些情节都表明,在小说中诸葛亮的地位明显高于关羽。但真实历史却恰恰相反。根据《三国志》等史料记载,关羽的官职和权力实际上要大于诸葛亮,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:
首先,从派系背景来看,关羽代表的是刘备集团的元老派,而诸葛亮属于后来加入的荆州派。刘备集团由多个派系组成,主要包括:最早追随的元老派(关羽、张飞等;赤壁之战后壮大的荆州派(诸葛亮、黄忠等);益州时归附的益州派(法正、张松等);以及最后加入的新附派(马超等)。虽然荆州派人多势众,但论资历和信任度,始终不及关羽等创业元老。
展开全文
其次,在实权方面,关羽长期掌握兵权。早在刘备起兵时,关羽就是核心将领。建安五年(200年),刘备就曾镇守徐州要地下邳。赤壁之战后,刘备更是将战略要地荆州交给关羽镇守。在古代,君主对掌兵大将往往心存戒备,但刘备对关羽却始终信任有加。反观诸葛亮,初出茅庐时只是幕僚身份,直到赤壁之战后才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,主要负责三郡赋税。即便后来升任军师将军,也仍是刘备府中的属官,并无实际兵权。
最后看官职爵位:关羽早在曹操麾下时就因战功获封汉寿亭侯,后任襄阳太守、荡寇将军。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时,关羽更被拜为前将军,位列众将之首。而诸葛亮此时仍为军师将军,既无封爵,官职也低于关羽。
由此可见,在刘备生前,关羽的地位始终高于诸葛亮。诸葛亮真正执掌大权,是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。这段历史与《三国演义》的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,也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历史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差异。
(本文史实依据主要来源于《三国志》等正史记载)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